河源名师徐礼舆 撰写传世名联

作者:石器开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4-21 4:16:22

  在贪腐横行的晚清,他一生洁身自好,堪称"固穷君子"。他的一副对联,天下闻名,直到现在,仍常常被人用作廉政警句。 2008年6月,河源曾开展廉洁清风进万家"六个一"(一封促廉家书、一次诺廉签名、一条倡廉短信、一次助廉谈话、一场说廉报告、一台宣廉晚会)活动,在那封"促廉家书"中,作者提到了一副发人深省的河源人创作的名联:"莫宜嫌少,美丽世界开服一条龙服务生前原是赤身来;何必贪多,死后依然空手去。"这副言浅意深的对联,每个字如此浅显,便是只读过小学的百姓都能认得,而那意旨却极是深远,将中华文化中儒道释诸家的哲理都融了进去,相当于一篇《红楼梦》中的《好了歌》,猛然一看,有如棒喝,至少在当时,便能息了贪腐之心。对联作者叫徐礼舆,晚清秀才。此联问世之后,在河源传诵多时,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源城人还能背出来,现刻于河源上廓(今源城上角)长塘路远兴亭。广东省文联、广东楹联学会主编,在2009年1月出版的《中国对联集成?广东卷》,这副对联也被收录了进去。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其人虽已殁,但他的传说还能流传很久。徐礼舆生活的年代,是晚清到民国初年(1860?1926)。在各种战乱与动荡中,他的诗集已经散佚,他的诗犹如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吉光片羽,而他的两副楹联,却保存到了如今。晚清时的上角,人口已比明万历年间增多了。徐家是个书香之家,徐礼舆从小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幼年,徐礼舆求学于本城的私塾。大致相当于现在读中学的年龄,私塾早就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于是族人出资将他送到惠州丰湖书院。丰湖书院始建于宋宝?二年(1254),中间废了310年,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建后,一直是惠州地区的人文渊薮,和平徐旭曾曾在嘉庆年间接宋湘任丰湖书院山长约2年。徐礼舆进入丰湖书院后,发奋攻读,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所作文章时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16岁时,徐礼舆考中秀才,后到外地当教师。晚清时,吏治混乱,朝野上下,贪污腐败横行,想谋个好职位,没有关系,不去行贿,很难谋到。即使只是个教书先生,也不免要和各色小官吏打交道。徐礼舆岂肯低头弯腰事权贵?于是弃馆罢教,成了失业游民,生活一直贫困。有人认为,徐礼舆在晚年才回到河源老家。这么有学识的人回来,不设教席,不仅是本人的浪费,对族中子弟,对河源人,都是很大的损失啊。于是,上角徐屋的族人出资出力,办起徐氏私塾,让徐老先生发挥余热,教化族中子弟,以期子弟早获谋生之技。那个时候,学生入学,除了交束修(学费)外,还得给老师送礼,逢年过节要送糕点、果品,以示尊师。徐礼舆知道学生家里不富裕,这些物品多半是咬牙省下来的,便总是婉言拒收,实在拒绝不了的就收下来,然后与学生分着吃。作为教师,徐礼舆最喜欢的就是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了。1898年出生的阮啸仙,那时还在三江高等小学读书,深受学校进步教师、革命党人李岐山、黄镜仁等人的影响,在县城读书期间所写的作文中,就主张变革,振兴实业。阮啸仙小小年纪,便崭露头角。徐礼舆很欣慰家乡有这样的少年才俊,也不管自己年龄比阮啸仙大38岁,乐呵呵地常去找他聊天,吐槽自己人生数十年看到的社会黑暗面,与阮啸仙商谈国是,探讨国家的前途,勉励他激流勇进,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虽至老年,徐礼舆仍保持着青年的侠气,乐于为人排忧解难、扶危济困。又因他有学问,处事能服众,因此族人有事都爱来找他商量解决。当时,徐礼舆还是河源城备受瞩目的书法家,很多人来求字,办红白事的人家来求作对联、请柬之类的也很多。对于一位不肯低头求官的极有个性的诗人、书法家来说,墨香开服一条龙服务看不顺眼的人,他绝对不会答应写字作诗的。对那些循规蹈矩、为生活所迫的穷人,徐礼舆总是心怀怜悯,有求必应,往往自己出纸张,写好之后送给穷人,分文不取。有时他尽管家里米缸快见底了,他还是会做好饭菜招待远道而来求字的穷人。对那些为富不仁、一身铜臭却想附庸风雅的富人,无论他们怎么送钱送物,他也不愿意写。有一回,有个富人出了一百吊钱来请他写一幅大"寿"字,好让自家满门生辉。富人亲自上门送上钱,百般求请,徐礼舆始终不允,富人只得失望而回。晚清时,河源是东江重要城镇之一,外国传教士也看中这一"宝地",前来传教。为让民众信教,他们也做了许多好事,办学、建立西医院。建医院就需要土地。那年,德国传教士看中了一块地想用来建筑教堂。也不知是传教士要"强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将徐礼舆激怒了。他发动乡民集体反对,自己书写了状纸,石器开服一条龙服务亲自到县衙去告状。眼看这个河源有名望的人带头来反对,德国传教士知道这事儿得黄。他们备上银子上门去见徐礼舆,请他收回状纸,不要再打官司了。徐礼舆安贫乐道,哪里瞧得上这些银子。传教士又提醒他,"你要是官司打输了,被判了罪,你的秀才功名是要被剥夺的。" 没了秀才功名,社会地位可能会下降。但徐礼舆并不退缩,依旧把官司进行到底。结果,徐礼舆官司打赢了,传教士把地退了回去。在没有复制技术的年代,一本手抄本,或只印了少量的诗集,历经多次兵燹与动荡之后,能幸存下来的很少。幸运的是,徐礼舆的诗,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能吟出一两句。邑人张壬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河源文史》第2辑中,就记录了三首诗中的三联: "明月易招狂犬吠,坚冰难免野狐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开到正香时";"明日作佳客,清风来故人"。这是七律和五律中的联句,对仗工整,诗风或沉郁或清新。第一联写自古以来洁身自好者的遭遇,承"月明多被云妨"之意,慨叹好人总是被人中伤;第二联写他的生活态度,虽然穷,但酒总是可以喝得微醉的。这时候,正好赏那开得正香的花儿。这是一种很豁达的心态。第三联写日常生活,俱可称佳句。从这只言片语中,可以想见徐礼舆其人其诗之风格。备受河源人传诵的,是徐礼舆为远兴亭所作的一副对联,虽历近百年,刻了这联的亭子兴而废,废而兴,但这副对联仍牢牢地嵌在亭上,向熙熙而来、攘攘而往的世人苦口婆心地劝告,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莫贪不义之财,亦不要多贪身外之财:若还没看够,1919年后建的原河源新东门外右侧的东道亭的对联也是徐礼舆撰的:东隅筑孤亭,偶聆好鸟提壶,招待往来名利客;南熏歌一曲,到此临风把袂,逍遥岁月古今人。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穷人扎堆的陋巷里,一天只吃一顿饭,别人都忧愁得受不了,而颜回每天还是那么快乐。作为塾师,徐礼舆大半生都带着学生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鞠躬,他自己也一生践行着儒家圣贤的教导,"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徐礼舆不愿低眉俯首事权贵,只能一生贫困,住着几间破旧平房,"四壁萧条,两袖清风"。平时也常常是白盐煮水下饭,连"豉油捞饭"、白糖拌饭都吃不起。 1926年,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素来身体羸弱的徐礼舆肺病复发。临终前,他家处于断炊境地,医生也没法请。在四面来风中,徐礼舆溘然长逝。在老城北门塘边、繁华的长塘路中段,有一座小亭,名唤远兴亭。夏天炎热的阳光下,被细叶榕的繁枝茂叶覆遮下的远兴亭,成了不少来往民众的歇脚之地。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双下、白田、高埔等村的乡民进城赶圩,城里商旅行客,多要经过长塘路,位于中段的远兴亭,是他们最好的休息场所。上角徐屋的远祖徐子远,在嘉庆年间带着家眷从博罗迁到源城定居,他准备在亭址上搭建一间小杂货店以养家糊口。这一年的炎热夏天,"天公"突然变脸,晴天暴晒后忽然狂风暴雨。有个客人路经此地,看见店内只有一个妇人,他不敢贸然进去,在门口站着,横风斜雨,把他的衣服都打湿了。那妇人正是徐子远的妻子,丈夫出门钓鱼去了。她见客人狼狈之状,便叫那客人进店躲避。她说:"客人,你请进店来躲雨吧,天有不测风云,我家丈夫回来看见,也不会说什么的。" 次日天刚亮,客人已外出归来,指了一块地方,让徐家一定要在那儿建立宗祠,将来大有利于徐氏宗族。这时有人看到这位客人,悄悄告诉徐子远说:"那人是个很有名的堪舆家哦,你家有福了。" 徐子远大喜,一家人勤勤恳恳地工作,积攒了一些钱,在客人指定的那块地方建起了徐氏宗祠。大约过了三四代人后,子孙有钱建起了大宅子。那个小店获利不多,又亭当大道,往来行人众多。徐家子孙想,何不将小店改作凉亭呢,让大家有个歇脚的地方。于是说干就干,徐家子孙将凉亭建起来了,给亭取名为远兴亭。徐礼舆便是徐氏后代。时至晚清,大厦将倾之际,各级官吏的贪污腐败十分严重,大有朝不保夕的心态,徐礼舆冷眼旁观,便为远兴亭写下了这样一副醒世名联:远兴亭在北门塘边存在了近100年,1949年尚经徐氏族人修葺一新,但到了"文革"时期,亭被拆毁。1986年10月,当时的河源县城镇人民政府在原址上重建了远兴亭。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新华网 人民网传奇世界CJ大婚 婚礼司仪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品牌商标,文字,形象及内容归紫川数据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和传播
          Copyright 2003-2009 www.43vb.com  紫川数据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紫川数据 网站备案登记号:赣ICP备08000127号